世界杯2018_世界杯北美区预选赛 - jmkxjj.com

《老师来了》回顾|如何奖励孩子?一个公式告诉你

老师来了

科学的奖励机制

经常听到家长说,期末考多少分奖励一个玩具,尤其喜欢用各种各样的物质奖励,吃大餐、买玩具、旅游等等。

只要孩子要学、肯学、向上,家长花一点钱都是愿意的。

从效果上来看,容易看得出来效果。但是时间一久一些家长也有感觉,让孩子养成一个小习惯,一开始物质奖励很好用,但是越到后面,孩子觉得无所谓。

很多家长会疑惑,要如何对孩子进行奖励呢?

嘉宾简介

安杨璐华

柳州市文惠路幼儿园保教干事

节目回顾

奖励要从三感出发

奖励是一种表扬与激励的方式,但是如果没有使用恰当会让孩子都变成外部动机迫坏孩子的内驱力。

我们所有人,包括孩子,都有三个基本心理需要:归属感、自主感、胜任感。

如果这“三感”得到了满足,孩子会更愿意去做一件事情,也就是内在动机提高了。

但物质奖励恰恰破了这“三感”。

注重孩子的内在动机

心理学德西效应指出:当一个人进行开心的活动时,你给他外在奖励(也就是物质奖励),会减少他持续做这个事情的内在动机。

不恰当的物质奖励,会使学生的内在动机发生偏移,变成得到具体奖励,而不是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所以为什么有的孩子你不说也肯学,很自觉、自律,最关键因素孩子保持了良好的内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一个孩子克服重重困难、持续前进的重要力量。

12月8日安杨璐华(左)做客《老师来了》直播间

优秀的奖励方法

把物质奖励与孩子的内在动机进行强有力关联。如果一旦割裂,就会出现德西效应。

实用公式:努力+共情+结果+奖励。

千万不要只去表扬孩子做的好的结果,这样很容易造成孩子不敢挑战,害怕失败,因为他知道我只有做得好才有这些奖励,帮助孩子去找到怎么做,做的过程。

例:孩子,期末复习阶段,妈妈看到你每天用心复习,特别是把错题摘录下来反复理解,好几次都复习得很晚(努力),看着就辛苦,你一定也休息一下(共情)。不过,努力总会有回报,这一次考试就是一个证明(结果),妈妈给你买了一个乐高玩具(奖励),刚好在接下来休息时段可以拿出来玩玩,放松放松。

奖励多样化

物质奖励不是一贯的套路,父母在给孩子进行物质奖励的时候,要适度,不能因为孩子想要就给孩子。一旦养成这样的习惯,孩子就会无休止地索取。

奖励的方式可以多样化,除了物质奖励,言语上的奖励以及精神上的鼓励也是可取的。当孩子自我成就或者自我满足达成时,孩子自身会找到一种愉悦感,当他们的自尊、自信得到提升,他们会在这种感觉中不断进步。

不适合物质奖励的场景

(一)情感付出不适合物质奖励

(二)孩子的兴趣爱好不适合物质奖励

(三)孩子本身应该做的事情不适合物质奖励

(四)物质奖励不能看作条件交换

柳州市文惠路幼儿园

文惠路幼儿总园坐落在文惠路82号,园内古榕参天,文化设施数不胜举,与柳侯公园、历史文化古迹柳侯祠毗邻,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相互辉映,是一所教师个性发展、孩子快乐生长、社会满意度高的现代化示范名园。

幼儿园秉承“文沁童心、惠畅未来”的办园理念,以“具有持续生长力的儿童”为育人目标,积极构建“文惠生长”课程,培养“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具有持续生长力”的完整儿童。

幼儿园以柳侯祠地域资源为主要内容线索,采用“一期一会”和“不期而遇”探索课程的开展方法,让幼儿置身于一个个真实的社会场景中,或幼儿构建的模拟场景中,寻柳侯民俗之味、品柳侯文学之趣、享柳侯游戏之乐、赏柳侯艺术之美,让地域文化资源与幼儿经验进行对接,进行地域文化资源与幼儿年龄适宜性的探索,让文惠“种子”在场景化的文化土壤中扎根、发芽、生长。

节目简介

《老师来了》以亲子关系为方向,邀请各领域权威人士做客,从不同⻆度与受众、嘉宾共同探讨、解决在孩子关键期教育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播出时间:每周五12:00-13:00

播出平台:FM102.9柳州综合广播

(记者 刘洲扬)

原标题:《《老师来了》回顾|如何奖励孩子?一个公式告诉你》

阅读原文

2025-05-19 18:26:0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