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2018_世界杯北美区预选赛 - jmkxjj.com

百年党史时间轴丨1931年-1935年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特在微信公众号开设“百年党史时间轴”专栏,定期向大家介绍党的百年光辉历程。

今天向大家介绍的是 1931-1935年党的历史, 敬请关注哦!

重温党史

1931年

(下滑查看更多)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开始大举侵占中国东北。东北各阶层人民和爱国官兵纷纷组织抗日义勇军等各种形式的抗日队伍。中国在抗日义勇军中积极开展工作,并组织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九一八事变标志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1月7日-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瑞金举行。大会通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等文件,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并组成临时中央政府,规定了检察机构的设置及职权。人民检察制度伴随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而诞生。11月,红色中华通讯社成立,这是新华社的前身。本年,经过三年多实践,党基本形成土地革命路线,即:依靠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932年

(下滑查看更多)

1932年1月28日日本军队在上海发动进攻,国民党驻军第十九路军在全国人民要求抗日的影响下,违抗国民党政府的命令,奋起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市日本纱厂工人举行罢工,动员各界群众大力支援十九路军抗战。2月26日中共临时中央发表为取得上海战争的胜利告全国民众宣言,不仅拒绝同抗日反蒋的各派进行联合,而且提出成立革命军事委员会,领导抗日民族革命战争,建立民众政权的“左”倾错误纲领。3月9日日本扶清废帝溥仪在长春成立伪“满洲国”。1934年3月1日改称“满洲帝国”,溥仪由“执政”改称“皇帝”。 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东北各阶层人民和爱国官兵,纷纷组织抗日义勇军等各种形式的抗日队伍,进行武装抵抗。东北抗日义勇军的英勇作战,揭开了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序幕,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7月蒋介石顽固坚持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准备在全国范围内对苏区发动新的“围剿”,先“围剿”鄂豫皖、湘鄂西根据地,然后移兵“围剿”中央根据地。8月27日-9月15日共产国际执委召开第十二次全会。会议认为“在中国,已经有革命形势”,中国共产党在反帝斗争中应“采用下层统一战线策略”,组织群众,进行民族革命解放战争。

1933年

(下滑查看更多)

1933年,日本帝国主义继续扩大对华侵略,尽管国民党军队中的爱国官兵奋起抵抗,但在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下陷入孤战无援,华北局势进一步恶化。中共临时中央的“左”倾错误方针仍掣肘着抗日同盟的发展,同时造成中国共产党各项工作陷入困境。这一年,在错误方针指导下,发生了反对“罗明路线”斗争和查田运动,第五次反“围剿”也遭到失败。5月4日,工农红军学校党、团员活动分子会议作出《关于江西罗明路线的决议》。接着,邓、毛、谢、古四人分别被派往农村或撤换职务。6月初,根据临时中央的决定,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进行大规模查田运动。查田运动本身是作为彻底肃清封建半封建势力、巩固苏维埃政权的一项重要措施提出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中共临时中央在运动中全面贯彻“左”倾土地政策,许多地方把大量中农特别是富裕中农错划为地主、富农而加以打击,把不少富农当作地主加以打击,使运动产生了侵犯中农利益、消灭富农阶级的严重后果。此举破坏了农业生产,损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根据地严重缺粮,使红军的扩大也遇到了困难。

展开全文

1934年

(下滑查看更多)

1934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在瑞金召开六届五中全会。全会讨论了博古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报告,错误地断定中国已存在“直接革命形势”,继续坚持过左的土地政策,将“左”倾错误发展到顶点。1934年1月,国民党军队对中央苏区发起异常凶猛的军事进攻。4月,国民党军队逼近中央苏区的北大门广昌,中央苏区在军事上已陷入四面合围。4月27日,国民党军向广昌发起总攻。当晚,红军被迫撤出广昌。1934年5月,中央书记处作出放弃中央苏区,进行大规模军事转移的决定。10月17日,中央红军8.6万余人的主力部队正式开始战略转移。中央红军长征突破了赣南安远、信丰间的粤军第一道防线,突破了湘南汝城、粤北仁化之间的湘军、粤军第二道防线,突破了湘南良田、宜章间的湘军第三道防线,突破桂北全州、兴安间的湘江第四道防线。湘江战役使红军遭受了重大损失,广大干部、战士对中央军事指挥错误的不满达到顶点。1934年12月12日,中央领导人召开通道会议,讨论红军行动方向,李德主张从通道向北,毛泽东坚决反对,力主西进,这个建议得到张闻天、王稼祥、周恩来的支持。通道会议的当天,中革军委向各军团发布了西进贵州的命令。这是近一年多来中共中央第一次集体否决了共产国际顾问李德的意见,毛泽东第一次在中央高层会议上获得多数赞成。12月18日,中央政治局召开黎平会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提出“新的根据地应该是川黔边区地区,在最初应以遵义为中心之地区”。至此,红军的行军方向从根本上扭转了。1934年最后一天,中央政治局召开猴场会议,取消了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1935年

(下滑查看更多)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这就是著名的遵义会议。这时,中央大部分领导人对于中央军事指挥的错误问题,基本取得了一致意见。通过这次政治局会议,总结经验教训,纠正领导上的错误的条件已经成熟。会议集中全力研究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张闻天、毛泽东、王稼祥尖锐地批评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实行单纯防御、在战略转移中实行逃跑主义的错误。与会者多数同意张闻天、毛泽东等人的意见。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

来源 :机关之家

编辑 :蒋 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2025-07-24 05:21:2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