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的酱油党,苏联海军战列舰盘点
马拉特 号
2、 十月革号
1925.6.27改名,原名“Гангут”甘古特。排水量 25464吨, 主尺度 184.9 х 26.9 х 9.5米,功率 60600马力,最大/经济航速 23/14节, 续航力 2500海里。
装备:4 х 3 х 305/52 мм, 10 х 120/50 мм, (6 х 1 + 3 х 2) х 76.2/55 мм, (1 х 4 + 14 х 1) х 37 мм , 10 х 12.7 мм和8 - 9 х 7.62 мм , 4 х 456 мм 鱼雷发射管,搭载水上飞机 4 架,舰员1411人。
十月革命号
3、塞瓦斯托波尔号
1921年3月31日改名为巴黎公社号,1943年5月31日改回原名( “Севастополь”塞瓦斯托波尔)。
排水量 30395吨,主尺度 184.5 х 26.9 х 9.6 м,功率 61000马力,最大经济航速 21.5/14 节,续航力 2500 海里。装备:4 х 3 х 305/52 мм,16 х 120/50 мм,6 х 76.2/55 мм,16 х 37 мм ,14 х 12.7 мм,舰1546 人。
塞瓦斯托波尔号
改名之后
4、米哈伊尔·伏龙芝号(未参加二战)
原名波尔塔瓦号,1926年1月7日改名为米哈伊尔·伏龙芝号,1939年7月9日报废。
苏联级战列舰-4艘(未完工)
苏联级战列舰(俄语:Советский Союз, 英语:Soviet Union class,编号23号海军计划)。是苏联于二战前夕设计制造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级别的战列舰。该级别是当时斯大林时期设计的战舰。
该级别的设计计划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期提出,但从来没有服役过。最初计划建造该级别15艘战列舰,并计划于1947年完工,使之并成为苏联海军主要的攻击力量。
苏联级线图
1938年1月21日,甚至在新战列舰尚未定型以前,苏联政府就决定于当年开工建造4艘23型战列舰,预定在1939年内下水,1942年前建成服役,头2艘下水后,马上再开工2艘。
1938年7月15日,首舰“苏联”号在189厂的船台举行了开工典礼,但此举不过是取悦于斯大林的应付场面而已。真正的工程一直拖到1939年1月份才正式开始。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苏联”级的姊妹舰相继开工。
该级战列舰首批建造四艘,分别为:
“苏联”
“苏维埃乌克兰”
“苏维埃白俄罗斯”
“苏维埃俄罗斯”
工程代号
299
352
101
102
开工日期
1938-7-15
1938-10-31
1939-12-21
1940-7-22
建造厂
189厂
198厂
402厂
402厂
战前的工程进展如下:
日期
“苏联”
“苏维埃乌克兰”
“苏维埃白俄罗斯”
“苏维埃俄罗斯”
1939-1-1
0.16%
0.37%
未开工
未开工
1940-1-1
5.96
4.0%
未开工
未开工
1941-1-1
19.44%
14.91%
2.57%
0.97%
苏联级线图
主要参数:(1939年5月13日的技术指标)
设计标准排水量:59150吨
满载排水量:65150吨
舰载机:6架КОР-2水上飞机
油舱贮油量:5280吨,
续航力:1890海里/28节、4300海里/21节和6300海里/14.5节
尺寸:全长269.4米,水线长260米,最大宽度38.9米,水线宽36.4米,满载吃水10.4米,型深16.7米
舰员编制:1664人
武备:3座三联装Б-37型406毫米主炮塔,6座双联装152毫米副炮,4座双联装100毫米高射炮,1941年1月,又在后甲板加装了2座双联装炮塔,8座带稳定器的46-К四联装37毫米机关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