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2018_世界杯北美区预选赛 - jmkxjj.com

厕所文化

厕所文化

编辑者自制图片

基本信息

用语名称

厕所文化

用语含义

以“投稿”方式匿名攻击自己所不满的事物及人物为主的群体及其衍生亚文化

相关条目

拳师空间妹

厕所文化,是互联网亚文化之一,其受众称之为“厕妹”,并拥有独立的用语体系。(独立?真的吗我不信)

目录

1 “厕所”“厕妹”这些的根本听不懂嘛!定义是什么?

1.1 厕所

1.2 厕妹

2 厕所文化的发展?

3 厕所现在都有什么种类了?

3.1 作品向厕所

3.2 单人向厕所

3.3 单圈向厕所

3.4 综合同人向厕所

3.5 反圈向厕所

3.6 ??向厕所

4 厕语这种的……都是什么呐?

5 说了这么多……所以厕妹的特征是什么啦?!

5.1 年龄小、学识浅薄

5.2 经历悲惨,有心理乃至精神问题

5.3 优越感极强

6 所以说……厕妹意识不到自己错了吗?

7 最后想说……

8 注释

9 外部链接

“厕所”“厕妹”这些的根本听不懂嘛!定义是什么?[]

要了解“厕所文化”究竟是什么,首先要先明白厕所和厕妹这两个词的定义。

厕所[]

通常意义上,厕所是指专门供人匿名投稿的账号;

其实早年间厕所文化尚未诞生时,也有功能类似的账号,不过此类与厕所文化无关的账号会在下文详细赘述;

厕所内投稿的内容一般都有较重的戾气,且投稿内容多会使用厕语,不懂得圈内黑话的人难以阅读;

大部分厕所不接受男性账号投稿,但不排除厕所运营者本人即为男性的情况;

厕所分多种类型,并且账号名一般都会使用“花名”,避免被无关人士搜索,有的厕所会开启禁止搜索,避免账号被封禁;

不论是谁,厕所都会承诺对投稿人的个人信息绝对保密,因此在厕所不公开用户信息前提下,除投稿人自行公开以外,无法查证厕所中投稿内容的真实作者身份。

综上所述,厕所的最大特征即是:攻击性强、保密性强、严重厌男。(注:此处的“厌男”通常情况下不包括虚拟男性人物)

厕妹[]

厕妹即为厕所文化的受众,也是在厕所投稿的主要活跃群体;

厕妹在厕所评论区中、投稿内容中乃至日常交流中都会有意无意地使用厕语;

厕妹与空间妹重合度较高,部分厕妹会有拳师、地雷女属性;

厕妹的主要特征较多,下方会单开段落详细介绍。

那么“厕所文化”,就是把两者合起来:这是一种厕妹在厕所中投稿并使用厕语进行交流的亚文化。

厕所文化的发展?[]

厕所的原型——“树洞”,最早可以追溯到2016年以前,是一种以匿名方式进行投稿、倾诉情感问题等方面的平台。树洞可以不只是一个账号,也可以是一个专门的网站或APP,以账号形式存在的树洞也叫做“xxxBot”。单纯的树洞不存在任何厕所属性,只是网民投稿内容聚集地。

最早的厕所可以追溯到最终幻想14的隔空喊话Bot,不过当时的厕所只是叫做“隔空喊话Bot”,除了戾气较重之外与现如今的厕所相似度不大。

2021年5-6月左右,偶像梦幻祭的隔空喊话Bot掀起了“隔空喊话Bot”的热潮,而这些隔空喊话Bot也就成了后来的“厕所”,而在厕所里活跃的群体,就叫做“厕妹”。

“厕所”这个概念是在偶像梦幻祭隔空喊话Bot建立初期的评论区下的人提出的,并且随着这一概念的提出,在厕所里活跃的群体也自称“厕妹”。也就是说,“厕所”和“厕妹”这两个词,都是由厕妹自己提出的,并非外界给她们起的称呼。

但顺带一提——最早将厕所称之为“厕所”的人,其实本意是吐槽往厕所里投稿烂东西的人,厕妹之所以认可这个称呼,是因为她们不知道这个词是在骂她们。

时至今日,厕所文化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立的亚文化,并有了独立(存疑)的“厕语”体系。

厕所现在都有什么种类了?[]

现如今的ACGN圈厕所,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为防止本站在建设初期被爆破,此处暂时不予举例,感兴趣的读者请自行查询,敬请谅解)

作品向厕所[]

此类厕所专门接受有关某部作品的投稿,如果作品中角色数多且作品在同人圈热度较高,作品中的角色可能会衍生出角色单人向厕所,也就是只接受有关某个角色的投稿。

单人向厕所[]

同上文的“角色单人向厕所”,只不过这里的“单人”指的是真实存在的现实人物。

单圈向厕所[]

此类厕所专门接受有关某个圈子的投稿,以嘲讽圈内同好为主。需注意,这里的圈不是指某个作品的同人圈。

综合同人向厕所[]

此类厕所不专门接受某个作品的同人相关投稿,任何有关ACGN同人圈乃至三次追星同人圈的事物都可以在此投稿,多以嘲讽和吐槽内容为主。

反圈向厕所[]

类似于“反吧”“反圈”的概念,是专门投稿反对某个事物的厕所。

??向厕所[]

此类厕所很难概括,是专门让厕妹们寻求其他人安慰,并批判种种社会问题的厕所。

此类厕所的活跃厕妹多为现实中生活不如意或存在精神问题,批判社会问题也多存在以偏概全、无脑仇视中国等情况,也是键政最严重的一类厕所。

厕语这种的……都是什么呐?[]

顾名思义,厕妹在厕所乃至在日常交流、现实中会使用的沟通方式即为“厕语”。

厕语含有大量的谐音梗、拼音首字母缩写,并且还有专门用于称呼作品名、角色名等名称的花名,多半为谐音字拼成,是为了防搜索而诞生的用语。

值得一提的是,厕语中有大量的用语吸收了(吸入了)(高情商说法,低的嘛……)其他亚文化,如淋系[1]、神系[2]和一些早年间ACGN圈的其他名词。

ACGN圈的厕语与三次元追星圈的厕语不完全相同,此处仅介绍ACGN圈常见的厕语,不按顺序排列。

特别注意:下文列出的厕语大部分来源于其他亚文化,或已经被大规模使用,因此在交流中使用下列词语的人不一定是厕妹,也不能通过所谓“厕语”的运用来判断对方是否为厕妹。

用语名称

含义解释

备注

普通话谐音“是”

来源于淋语的“素”,并非厕妹首创

普通话谐音“了”

来源于淋语的“惹”,并非厕妹首创

普通话谐音“真”

来源于淋语的“尊”,并非厕妹首创

普通话谐音“们”

也用于表达对事物的喜爱,为“可爱”的同义词

语句末语气词,为口癖,多为阴阳怪气

可能来自中国虚拟主播永雏塔菲、雏草姬的口癖,并非厕妹首创

花名

厕所建立初期,为防止非厕妹人士无意搜索到厕所,厕妹们会在角色名中间打上斜杠,例如“厕/所/文/化”,但由于斜杠太过于繁琐,便出现了以谐音字或相关梗代指角色、作品的花名

目前花名已经因厕妹自身的滥用而DSSQ,不论是否为厕妹都会或多或少地用花名称呼角色或作品

猫咪

普通话谐音“妈咪”,同人圈内用于称呼圈内写手、画手,乃至Coser等。厕妹认为“妈咪”只有所谓“萌萌”(释义见下文)才会用“妈咪”称呼人,所以便把“妈咪”谐音为“猫咪”阴阳“萌萌”

老公/劳工

用于称呼其他厕妹同好,“劳工”是“老公”一词的谐音

视奸/实践

形容在未关注厕妹的网络账号的前提下,多次翻看其账号主页内容的行为

此词用于形容“暗中观察网络账号动态”的时间点无法考证,可能最早出自BDSM圈[3],并先后被抽象系[4]、神系和恶俗系[5]运用,并非厕妹首创

饱饱

普通话谐音“宝宝”,对其他人物(现实/虚拟均可)的爱称

圆角

普通话谐音“援交”,即“扩列”,是通过介绍自己喜爱的事物来寻找同好、添加好友的行为

“援交”全名“援助交际”,为日本汉字直接转写成中国汉字而来,翻译为“非法性交易”

高柱

普通话谐音“稿主”,即投稿某帖内容的人

皮下

厕所接收投稿的公共账号的发起和管理人

带大名

在厕所投稿中,称呼作品名或角色名时,既不使用花名也不打斜杠就叫做“带大名”

捡CP

“CP”指在同人文化中两个人物(现实/虚拟均可)之间的爱情,需注意,“CP”大多数时候都是同人爱好者的自行脑补;厕语中指把两个人物的同框视作CP

Omg

“Oh my god”的缩写,厕语中表示非常惊讶

一般多用于短语“Omg饱饱你/Omg老公你”

妈呀

一种口头禅或感叹词,没有固定的、明确的语义,通常用来表达惊讶、感叹等情绪。

用法同Omg

我天呢

同“Omg”,“Oh my god”的中文翻译,并把“我的天哪”缩写成“我天哪”,再把语气词换成“呢”就成了“我天呢”

用法同Omg

仙品/厕品

用于形容品味的好坏

厕妹喜欢的东西到底是仙品还是厕品?用厕品形容不喜欢的事物是否是在贬低厕妹?曾有人提出过这些问题,且提出后者的人被厕妹网暴;另外,仙品和厕品这两个词在厕所文化诞生之前,在欧美娱乐圈也有运用,并非厕妹首创

公公/嬷嬷

即同人文化中的攻腐唯/受腐唯,意指只会看有关某个角色的攻向作品/受向作品的同人爱好者,攻和受是同人文化(尤其在BL作品中)对CP双方的称呼,左攻右受,这俩的区别说白了就是啪啪啪时谁在上面谁在下面;

“公公”和“嬷嬷”两词最早出自K的粉丝在吵架时用甄嬛传的两个角色名“苏培盛公公”和“容嬷嬷”辱骂双方而来,厕所文化流行后得以知名,并非厕妹首创

怎么你了

一种反问句式,用于表达自身的不满或带有挑衅的意味

该句可能起源于某二字游戏的一段知名小作文,由于某特定群体的个别人(小鬼)时常做出一些不讨人喜欢的言行,导致该群体常因个体的不当行为而被其他群体厌恶或贴上各种标签。一些受到波及的受众会用“oo怎么你了”来表达因个别人的行为导致整个群体连带着被地图炮的不满,抑或是以此句来为自己招人不满的行为开脱。

人生有梦

用于此厕所关停时厕所皮下所发出的公告,有时被简称为“有梦”,被厕妹用于表达这个厕所这么火了该被炸号/主动注销了吧。

该句起源于电竞选手韦朕跳槽时所说“人生有梦,各自精彩”,被厕所引申为“人生有梦,各自精彩。@(此厕所账号) 自建号以来陪大家走过了许多个日夜,但聚散终有时,即日起将停止营业,希望大家能够保持乐观,天下xx一家亲。有朋自远方来,又赴远方。”

卧槽尼玛a

字面意思,用于感叹

该句源于偶像梦幻祭中名为“逆先夏目”的角色的说话方式,卧槽尼玛a的最后一个a不是指“啊”,而是“玛”的汉语拼音中的最后一个元音

哒哥/哒姐/哒嘛

普通话谐音“大哥”“大姐”“大妈”,是对他人的贬义称呼

萌萌/萌萌人/MMR

代指不了解厕所的路人,有时候投稿人没有使用厕语也会被称作“萌萌”

可能源自虚拟主播圈对过激粉丝的贬义称呼“萌萌人”,也可能是“萌二”(最早出现于2012-2013年,2014年左右起变为贬义词)一词的变体,并非厕妹首创

笑得笔筒/笑得崩溃/好崩溃/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形容非常好笑的事物

进化方向:笑得笔筒/笑得崩溃→好崩溃→好崩溃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我服了爸爸

“我服了”表示认输或服气,“爸爸”则是一种带有诙谐意味的称呼。

源于第五人格玩家用触漫制作的一幅荒诞漫画。在漫画中,这句台词用于表示求饶、恳求对方放过自己,传达出一种无奈和无语的情感。后来被网友截图并制作成表情包,用以表达类似的感慨。由于广泛流传,以至于成为了2023年的网络热梗。

镇魂

为了防止“萌萌人”搜到厕所相关而在厕所简介加的屏蔽词

起源于一部耽改剧,由于该剧被禁了,微博的推送机制就不会推带有镇魂的用户博文,能降低厕所热度

说了这么多……所以厕妹的特征是什么啦?![]

不论是哪个平台的厕妹,通常都具有以下几点共同特征:

年龄小、学识浅薄[]

注:这里的“学识”不等同于“学历”。

普遍低龄是厕妹的最大特征之一。她们由于年龄小,见闻不足,再加上没有形成自己的三观,本就很容易被互联网上的种种暴论带偏,再加上接触厕所文化,自然很容易在厕所文化的影响下变成厕妹。

而学识低下,则是她们发言迷惑的一大原因。的确,学历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品行与思想,但厕妹的知识储备甚至常识储备都令人堪忧:

能够把人类人口不断增长的理由归咎为男方不做保护措施(兄啊,全世界动物只有人类有保护措施,要真是这样那其他动物数量早破百亿了好嘛?);

能够把鸟类的染色体用表示人类的染色体的符号来表示(人类染色体用X、Y表示,鸟类则是Z、W);

夸赞雌鹰的体型比雄鹰大,却完全不知道雌鹰之所以体型大是生殖需要;

逼迫他人把一些常用词汇中的字更改,如“嫉妒”“英雄”“雄鹰”“奴隶”等(“雄”在这些词语里指的是“能力强大”,而非性别层面上的,“嫉妒”和“奴”仅仅是因为偏旁部首就被迫害更是令人无话可说);

总之,年龄小的不一定是厕妹,学识浅薄的也不一定是厕妹,但厕妹绝对会占其中一者甚至雨露均沾。

经历悲惨,有心理乃至精神问题[]

经历悲惨这一点,不光是厕妹,戾气重的群体都会有这一特点,例如恶俗系。厕妹可能面临着以下两种情况:

客观因素:人际关系不良好、家庭不幸福美满、遭遇校园霸凌等等,都会导致一个人自我认同感极低;

主观因素:自身观点与社会主流不符,长期不受到认可;

当然,这些情况也可能会同时存在于一个人身上;但不管怎样,这些经历都会导致一个人缺乏自我认同感,且自认为不被社会接受。

而心理问题、精神问题,考虑到现在互联网上靠装精神病博取流量的人越来越多,因此无法确认这些所谓的“精神病患者”是真的患有这方面的疾病,还是是自作多情。但不可否认,厕妹中确实有患有心理、精神问题的人。这些心理、精神问题会让她们与正常的思维模式脱轨,变得越发极端;即使一开始是伪装成精神病,在戾气重的环境待久了,也会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

但是,不论她们的经历有多么悲惨、精神疾病有多严重,都不是她们对着陌生人恶语相向的借口,也绝不是洗白其恶行的“免死金牌”。

优越感极强[]

厕妹通常在找到自己的“归属地”后,才会逐渐出现这个特征。既然前文说了她们因为各种因素自我认同感很低,那为什么这里又说她们优越感很强呢?

答案很简单,也是因为她们的自我认同感很薄弱。即使在自己所熟悉的环境,依旧会因为自我认同感低而感到自卑,所以她们才要用这种不可一世的高傲态度看待任何事物,掩盖自己的自卑与脆弱。说白了,她们之所以爱对着自己不满的东西指指点点,其本质就是因为:她们对自己喜爱的事物乃至于对她们自己都不够自信。

所以说……厕妹意识不到自己错了吗?[]

我们回头再看看厕妹的那些共同特征,总结起来就是:三观未完全形成、缺乏自我认同感但又急于证明自己。当她们第一次接触到厕所时,会发现:这里全是和自己一样,自认为得不到社会主流认可的人,她们便会来到厕所,寻求他人的认同。

得到认同后,她们便会对厕所这个地方产生归属感,对厕妹这一身份也会有优越感,自此开始被厕所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原本就不成型的三观自然变得畸形,而且由于她们长期不欢迎不接触厕所的“萌萌”,信息茧房就会越来越厚,想听到不同的声音也会越来越难。在这种极端的氛围中,即使想要提出厕所的不合理之处也很难——哪怕只是礼貌地质疑厕妹对男性的无端恶意,也会在评论区被网暴,让她们更加确信这种行为是正确的。

所以:她们即使意识到了不对劲,也很难彻底清醒过来。她们的三观已经被厕所文化彻底影响,除非长时间不接触一切有关厕所文化的事物,否则很难恢复正常;并且厕所文化给了她们最重要的精神支柱:认同感,有了这种认同感,她们就会迷失在其中,变得很难接受外界的消息。

最后想说……[]

厕所文化不仅对互联网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恶劣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批青少年的三观,这种极端的亚文化不论是对网民,亦或是对青少年自身都是极大的毒害。

但在反对厕所文化的同时,也希望各位不要步入另一个极端,成为最讨厌的那个自己哦(*^▽^*)

注释[]

↑ 早年日音爱好者为嘲讽蔡依林产生的亚文化,其用语体系“淋语”,就是以“台湾腔”谐音组成的亚文化用语体系。

↑ 指“神奈川冲浪里吧”,性质与“日本之家吧”类似,是偏向键政性质的吧。厕妹吸收的神系用语其实也有一部分最早来源于豆瓣小组。

↑ 由性方面的施虐与受虐爱好者组成的圈子及亚文化。

↑ 即“抽象圈”,任何无法正常形容的行为、事物等都可以归为互联网意义上的“抽象”,也都可以归为抽象文化的范畴。

↑ 即“恶俗圈”,由人肉开盒、网暴他人的群体构成的圈子。国内的恶俗文化最早由东方Project圈内人士引入,与神系有一定交织。

外部链接[]

本条目的部分内容有参考百度贴吧用户风宫晴绘与尺oki的帖子撰写,以下为原帖链接:

由尺oki撰写的对“厕妹”的科普

由风宫晴绘撰写的对“厕语”的科普

2025-08-20 16:17:3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