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2018_世界杯北美区预选赛 - jmkxjj.com

心理学:为什么我们喜欢自言自语?

相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自言自语的经历,比如工作时、看书的时候、追剧,打游戏的时候甚至走路闲逛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开始碎碎念。大多数自言自语都是我们一个人的时候,旁边有别人的时候偶尔的自言自语也会让人觉得怪异,让我们不自觉的陷入尴尬。

自言自语也是精神科常见的临床症状,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或者其他精神疾病伴随精神症状,他们的自言自语一般都是没有逻辑的,胡言乱语的。

其实,我们偶尔有这种自言自语的行为,是属于一种正常的现象。人们和自己的交流,可以分为有声和无声的两种,有声就是自言自语,说出声音来;无声就是“内部的语言”,在大脑中对话,不出声。这种在脑子里跟自己说话的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内部语言。

内部语言这个单词的创造者,是俄罗斯心理学的关键人物利维·维谷斯基。这位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内部语言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维与想法。内部语言最开始的表现为自言自语,当一个人的心智足够成熟了,自言自语就会逐渐转化为内部语言。

其实,作为一个人,偶尔的自言自语。是有一定的好处的。

当转化为内部语言的时候,他的第一个作用,就是帮人们管理、调节自己的行为。维谷斯基曾经做过关于儿童画画的实验,小孩在画画的时候会自言自语的说道:“哪里有铅笔?我要一只蓝色的铅笔。”如果是心智发展程度比较高的小孩,会继续跟自己说:“现在没有不要紧,我可以先用红色的铅笔。”这个心智比较成熟的小孩就是在通过自言自语的方式,调节自己的行为。当儿童的心智越来越成熟之后,也就变成了脑海里自己和自己的对话,形成了内部的语言。这就是心智成熟的表现。

内部语言的第二个作用,是帮我们学习技能。文章说,当你还不能熟练掌握一种新的方法的时候,你可以边做边讲,把自己的思考过程说出来,这样可以帮助你理清思路,更快的掌握新的方法。

内部语言的第三个作用,是让人更有创意。文章说,在你需要创意的时候,可以在脑海中设立两个小人,,一个人负责提想法,另外一个负责解答。这样做可以使你的想法更加多元化。

但是,为什么我们成年人的语言经过多年的完善,已经可以进行内部语言,在内心对话,但为什么有时候我们还是会出现这种感觉呢?

展开全文

1.自言自语是因为孤独,和自我对话可以缓解孤单和压力,缓解情绪

2.著名的《憨豆先生》中憨豆就是经常自言自语,他表面看似活的自在,实际上内心是孤独的,他经常都是一个人,日常就是对着自己的泰迪熊自言自语。

3.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人因为身边缺乏朋友或因为缺少他人的关注,因此缺少和他人的交流。因为孤独,为了表达自我,他们通常汇通过自言自语的方式来缓解自己的孤独感。

4.德国的心理学家认为:“自言自语”是消除紧张的有效方法,有利于身心健康,可以使我们紧张的心态平和下来,恢复心理平衡,找到宣泄自我的出口。

其实,我们生活中大部分的自言自语都有一定的好处,或者缓解压力,倾述自我,或宣泄情绪,适度的自言自语在不打扰他人生活,影响他人生活的情况下都是没关系的,不用太过担心,若是经常自言自语,且不受控制,没有逻辑的话,这个时候就需要去找专业的心理医生咨询一下了。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2025-08-05 00:50:0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