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田将晖卷发发型叫什么
标题的“丑”应该加个引号,因为审美这种东西一千个人一千个哈姆雷特,觉得卡西莫多是帅哥也没有问题。
今天忍不住要说的是,近期国内社交网络上,大量路人的看法“菅田将晖现在的发型太丑了吧”。
菅田将晖
菅田将晖在国内也有很高的知名度。
因此如今菅田将晖改变了造型,引发了很多路人网友的关注,尤其是很多营销号大V专门对此展开了“男神残了”、“我的青春不在”的讨论。
某篇10w+的文章
再次说明,觉得他现在的发型丑,甚至颜值退化没有任何问题,本文仅讨论,菅田将晖(一位演员)是否一定要时时刻刻保持帅气。
几年前,菅田将晖因为一部很独特的少女漫改电影《溺水小刀》,菅田将晖在国内有了一定路人知名度,电影中饰演的“航”人设自由奔放,相当的吸引人。
溺水小刀
溺水小刀
溺水小刀
溺水小刀
而菅田将晖这一年多以来,都是长发造型,而且是长卷发。
有几张看起来确实有点“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的窃格瓦拉那味儿。
最近和小栗旬的合照更是引发了巨大的讨论。
“日本已婚男星剪头发是犯法的?”虽然是玩笑梗,但也确实不少小伙伴会有疑问,日本男星为何要放飞自我,不好好做颜值保养,甚至会觉得他们偶像失格了。
菅田将晖和小栗旬合照
长卷发的造型不符合国内演艺圈清爽短发的审美,中国和韩国的偶像是清一色带有缺口的“心型刘海”。
但菅田将晖是偶像吗?
答案是否定的,他是一名演员。
在日本,有很明确的艺人分类,“偶像”、“演员”、“歌手”是不同的艺人类别(如中文中“偶像”=我喜欢崇拜的人,是不同的概念)。
偶像通过保持帅气的外形、人设,给粉丝美好的某种幻想。
不过在日本,偶像也会主持综艺,在节目中各种“毁形象”,日本偶像的一大职能是给粉丝带来快乐,不拘于哪种形式。
菅田将晖是属于演员,演员的职能就是通过表演,给观众带来好的影视作品。
演员“毁形象”的方式就是塑造角色。
菅田将晖这一年多来留长发的原因就是他是为了演戏而塑造的形象,并非是“偶像失格”的不做外形保养。
他现在的长发是为正在播出的NHK大河剧《镰仓殿的13人》服务。
大河剧就是日本的历史连续剧,之前说新垣结衣新造型引发争议的文章中,就说过,不同于国内历史的各种美颜、浓妆,大河剧讲究的是角色在造型上的还原。
真实的历史,处在战乱时代的人们,无法浓妆艳抹,更没有美颜加持。
菅田将晖在《镰仓殿的13人》饰演的是悲情武将源义经,作为专业演员的他,不使用假发,而是特意为这个角色留了人生最长的头发。
所以,现阶段对苏打来说,剪发是不可能剪发的。
在拍大河剧之前,他就是可能看起来比较“邋遢”的长发造型,也同样是为了角色造型。
去年的电影《角色》中,他演的是一位落魄的漫画家,这样的发型符合角色设定。
还有目前正在播出的富士台月9档电视机《勿言推理》。
勿言推理
这部剧的漫画原作主人公是爆炸头大卷发的造型。
因此,出演真人版主人公的苏打也沿用了这种发型。
搞笑的是,他这个角色还羡慕瑛太饰演的角色的柔顺金发。
为此买了直发棒,想弄成直发。
《勿言推理》是相当有意思的一部剧,下面展开介绍一下。
主人公是菅田将晖饰演的男大学生·久能整。
他不仅名字奇怪,也有很有趣的性格。
没有对象,也没有朋友,唯一的兴趣是在家做咖喱饭。
看起来与世无争的久能在一开始就被当做杀人案嫌疑犯被警察请去喝茶了。
死者是久能的高中同学,有目击者称看到遇害人被害时,看到久能出现在现场。
被当做杀人案嫌疑人,久能完全没有慌张,一如既往的没有什么表情变化,很镇定的表示自己不是凶手。
久能拥有超高的记忆力与推理能力,也有着敏锐观察力、庞大知识量和滔滔不绝的辩论能力,让审讯的警官对他无可奈何。
后面的剧情中,每一集他都会利用自己的洞察力、记忆力帮助警察破案。
算是一部比较不错的推理作品,不乏一些轻松搞笑的片段。
再说回,演员是否都要时时刻刻保持帅气的样子的话题。
上一位因被认为颜值衰退引发国内媒体“群嘲”的日本明星,是人到中年的木村拓哉。
木村拓哉
前几年,他带着自己的作品参加戛纳影展时,不少中国 媒体采访到了他。
不过不是针对他所出演的作品,而是问他“如何看自己不在青春”,那时候出了特别多木村拓哉颜值衰老的帖子。
先不说,当着人家演员的面问这种问题有多失礼,而是看到的是国内媒体的格局有多小。
木村拓哉一位出道将近30年的艺人,有着实打实的数不清的代表作品,帅了那么多年,人家早就不在乎外形了,同理菅田将晖也已经是日本奥斯卡影帝了。
一些肤浅的媒体,还是抓着外形不放,这对一位德艺双馨的艺人来说,是极大的不尊重。
当今互联网上,人人都唾弃被“颜值焦虑”,但同时也很容易“严以待人,宽以律己”,对自己的要求低,对他人则格外苛刻。
不过也能理解,普通观众对艺人的苛刻,毕竟一般艺人是需要外形做支撑的,特别是偶像,保持姣好的颜值、身材确实可以算是业务要求。
但是也要看是何种类型的艺人,如果是演员,要敢于挑战不同的造型。
在日本,一般演员不会使用替身的,都是会亲力亲为地上,因此日本演艺圈中有很多“变色龙”类型的演员,即各种“剧抛脸”,下一部剧你可能就认不出他竟然之前演过前一部剧。
像演过《死亡笔记》“L”一角的松山研一,曾被调侃身材变成了“XXL”。
但其实那是他为了电影角色,刻意地增肥40斤,演新的角色,他又会瘦下来了。
这样在身材上“变幻自在”的演员在日本还有很多很多,更不用说为了角色留个让大众觉得不那么好看的发型了。
如今看豆瓣上的剧评,越来越多是针对演员角色的造型进行评论,觉得这样的评剧标准很肤浅。
要记住,是演员为一部作品服务,而不是作品变成演员的个人帅气秀,当一部作品不过分突出演员个人的帅气,更忠于作品本身,这才是一部好作品的基本。